文化“出圈”,激發文化強國新動能
近日,首屆文化強國建設高峰論壇在深圳開幕,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信,他指出,我們黨致力于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我們要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不斷促進人類文明交流互鑒,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注入強大精神力量。
何為“出圈”?“圈”是一個概念、一條邊界、一種認知,通過創新,實現突破,引起社會共鳴,產生公眾影響力,即是“出圈”。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文化建設創新“出圈”,則會激發文化強國新動能。
“活”出圈,用有趣的表演傳承文化。當一句“來,照相”火遍全網,西安大唐不夜城的互動演繹節目《盛唐密盒》火速“出圈”,成語故事“房謀杜斷”中的唐朝“名臣”房玄齡和杜如晦“活”到了觀眾面前。從歷史典故到詩詞歌賦,從天文地理到生活常識,默契的配合,風趣的談吐,打破了演藝節目“獨樂樂”的單向輸出方式,以“眾樂樂”的雙向互動走進人群,實現了爆梗迭出、笑聲不斷、知識普及、文化輸出的創意“出圈”。這種古今融合、寓教于樂的表演方式,充滿了趣味性和互動性,不僅為觀眾帶來了新奇的體驗,還能讓大家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促使人們對我國歷史文化有更深入地了解和認識。
“技”出圈,用先進的技術賦能文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順應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發展趨勢,加快發展新型文化業態,改造提升傳統文化業態,提高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碑斀駮r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給文化建設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因此,只有促進文化與科技的深度融合,才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通過數字技術的加持,我們可以突破時空界限,實現“云游博物館”“云游故宮”“云游世界遺產”的新型游覽,古樂曲、傳統劇目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可以建立數字檔案與影像得以傳承與保護……通過“技術出圈”,賦能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進而不斷提升我國文化的傳播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卷”出圈,用新穎的方式推廣文化。春暖花開之時,各地文旅局長們“花式秀才藝、為家鄉美景代言”的視頻多次登上熱搜,有的策馬馳騁雪域高原,有的執劍變身江湖俠客,有的古裝撐筏穿梭秘境……在呼吁傳統文化回歸、重視地方文化特色的當下,這些視頻可謂是掐準了人們的口味,引發廣泛關注。當然,如果想有效地推介當地文旅資源,還需要通過對當地文化的深度挖掘,才能在網上“卷”得火熱。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和認識自己的文化,增強民族自信,這種新穎的“卷”讓中國更多地方的文化風俗、民族藝術得到了空前的傳播和關注,為文化推廣營造了創新氛圍。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五千年的華夏文明,是人類文明歷史長河中的強大精神支撐。在文化建設創新“出圈”中,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激發文化強國新動能,為增強文化自信注入磅礴力量。(薛婧)
編輯:李璐
新聞爆料:0516-82345678 商務合作:0516-85792397 13775881757
版權聲明: 徐州報業傳媒集團旗下媒體徐州日報、彭城晚報、都市晨報、中國徐州網所發表之文章與圖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保護,未經書面許可不得轉載。 部分網站的侵權行為,如擅自轉載、更改消息來源以及抄襲等,徐州報業傳媒集團及其旗下媒體已經委托有關部門收集相關證據。 本站部分資源來自網絡,如有侵犯您的版權及其他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核實情況后進行相關刪除!
-
今天,百家媒體齊聚徐州!
要聞 / 時間:2023.10.26
-
第三屆中國安全及應急技術裝備博覽會在徐開幕 王道席胡廣杰分別講話 宋樂偉致辭
要聞 / 時間:2023.10.26
-
凝心聚力 薪火傳承
鼓樓區 / 時間:2023.10.25
-
宋樂偉看望慰問百歲老人
要聞 / 時間:2023.10.24
-
過一個有品質有溫度有文化的重陽節
要聞 / 時間:2023.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