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銅山:用“綠色發展”生態畫筆描繪“天藍地綠水清”宜居新畫卷
本報記者 吳云
楚河清澈如練,呂梁草木蒼翠,漢王一派綠野平疇的田園風光。生靈萬物在這里繁衍生息,高端、低碳、綠色的現代產業新格局在這里初顯雛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城區在這里悄然蝶變。
“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差”。江蘇徐州銅山生態環境局堅持保護與治理并重,做強、做活、做全,錨定新發展階段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筑牢生態屏障,護航綠色發展。
正值生態環境宣傳周,讓我們走進徐州銅山,探尋這里綠色發展的生態密碼。
做強
治污攻堅“直指痛處”
3月17日,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布《關于江蘇久久水泥有限公司用于產能置換水泥生產線拆除的公告》,公告內容顯示,經江蘇省工信廳驗收組現場確認,江蘇久久水泥有限公司用于產能置換的4條3.6米×8.5米的JT窯熟料生產線窯體已全部拆除,4條生產線均不再具備生產能力。
推進鋼鐵、焦化、水泥、熱電四大行業布局優化和轉型升級,是實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打贏藍天保衛戰、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的迫切需要。銅山多措并舉向治污攻堅“最痛處”發力:聚焦重點行業,狠抓排放大戶減排,加強工業企業管控,2022年完成徐鋼集團超低排放改造,關停久久水泥;對國能、華鑫、徐鋼、鑫盛潤等排放大戶開展協商減排,全力壓降大氣污染物排放;以茅村鎮為重點,持續深化“城北清源”專項攻堅行動,打造城市北部“清風走廊”。
精準化治氣,系統化治水,綜合化治土“三管齊下”,銅山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推進。去年投資3億元完成了鄭集鎮、黃集鎮2座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新建并投入運行了大彭、園博園等5座污水處理廠。新增城鎮污水處理能力每日2萬噸,新建管網超過20公里;全區建設用地 “一住兩公”安全利用率達到100%。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2022年,銅山全區9個地表水國省考斷面中有8個斷面達到或優于Ⅲ類,優Ⅲ比例為88.9%;國考斷面優Ⅲ比例為83.3%,同比改善50個百分點,改善幅度居全市第一,實現歷史性突破;PM2.5年均濃度37.3μg/m3,同比下降2.9%,達到了有監測記錄以來的最優值,優良率提高了6.7個百分點。
政績考核不再簡單地“以GDP論英雄”,銅山嚴把新增企業和項目準入關,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大力發展環保產業、節能產業、高端產業,對現有企業和項目實施智能化、節能化改造,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注入“綠色力量”。
做活
執法監管“剛柔相濟”
提到銅山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局查處李某非法經營清洗廢舊摩托車油箱項目一事,柳泉鎮大馮村村民如今仍會豎起大拇指:“干得漂亮,我們再也不用每天聞異味,擔心水體被污染了!”
去年9月19日,銅山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局接到李某在大馮村非法經營清洗廢舊摩托車油箱項目的線索。經查,李某經營的廢舊摩托車油箱清洗項目非法處置危險廢物廢舊摩托車油箱高達34噸,嚴重污染環境。
“我們當即委托江蘇徐海環境檢測有限公司對該項目生產廢水、土壤、油泥抽樣檢測,隨后根據相關法規移送銅山區公安局?!便~山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局副局長柳東介紹,該局從去年開始推進執法監管改革,實施執法監管分離,成立專業執法隊伍,開展交叉執法、指定執法、飛行執法,有效切割“熟人執法”“人情執法”,提高執法工作效能,用執法利劍護航綠色發展。
執法“鐵面無私”,還要借助科技力量。去年春季,徐州高新區攻堅辦打造了污染防治智慧指揮中心。中心由“大氣環境監測預警系統”等7個部分構成,接入空氣站60個、在建工地視頻監控38個,對水、氣、土等生態數據進行科學分析與動態評價,逐步形成生態環境數字化“一本賬”。今年又引進一臺顆粒物激光雷達,雷達發射的“綠色激光”成為大氣污染防治管控的重要技術手段。
執法過程也是惠企紓困的過程。去年7月,執法人員來到徐州久發工程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檢查發現該企業除塵設備抽吸效果不佳。為了避免粉塵向四周發散,銅山生態環境局技術人員與企業人員多次討論,決定在每個除塵罩上加裝一臺小鼓風機。在維修單位的配合下,除塵技改項目很快投入使用,極大改善了生產作業環境,提高了企業綠色發展水平。
“我們實施差異化監管,將18家企業納入執法監督正面清單,對清單內的企業‘無事不擾’,實行‘柔性執法’,賦能綠色發展?!绷鴸|透露,去年以來,銅山生態環境局通過多種方式開展企業幫扶活動280余次,轄區企業治污能力不斷提高;引入第三方監督幫扶團隊,現場幫扶重點企業52家,反饋整改問題138條。執法人員充分利用在線監控、無人機巡查、綜合監管平臺等科技手段,開展非現場執法,減少對企業的現場檢查頻次,最大程度保障守法企業的正常生產秩序。
做全
無廢城市“共建共享”
走進位于棠張鎮鐵營村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中心,里里外外見不到一點垃圾,聞不到一絲臭味,反而有一股淡淡的酒糟香味撲鼻而來。在有機易腐垃圾處理室,一臺微生物發酵設備正在運轉。收集員將廚余垃圾送過來,那些剩菜剩飯、果皮菜葉蛋殼經過高溫發酵蒸干,篩選出未被發酵物后,24小時就能成為有機肥。
“今年銅山計劃安排約1700萬元預算資金,完成136個小區、506個垃圾分類收集點位分類回收、撤桶并點、四分類運行等工作,加快建立起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完整閉環?!便~山生態環境局無廢辦公室負責人徐玉梅介紹,目前已完成在棠張、大彭、漢王、伊莊的農村垃圾分類推進工作,完善建設有機易腐垃圾處理中心4個,提檔升級生活垃圾終端處置設施。
“無廢城市”創建一頭連著減污,一頭連著降碳。銅山正在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高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徐州科建環??萍脊煞萦邢薰?20萬噸鋼爐渣再生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已基本建成,正在試運行;構建1個畜禽糞污集中處理中心、8個沼氣處理點和20個畜禽糞污社會化服務收集點的“1大8小20點”資源化收集利用體系,推動農業綠色生產,促進廢棄物綜合利用;循環經濟產業園內,第二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餐廚垃圾處理廠、污水處理廠、危險廢棄物處置中心、飽和廢活性炭處置中心等項目逐步發揮出效益。徐州綠源鑫邦再生資源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稱,該公司每年可處置危廢活性炭1.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7萬噸。
如果把城市看作人體,社區、學校、各機關企事業單位,甚至每一個個體都可以看成是細胞。銅山調動了全區創建“無廢細胞”的熱情,已上報10家“無廢機關”和100家“無廢家庭”,為高質量發展增添綠色底色。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在銅山已成為共識。銅山生態環境局在生態文明建設中不斷補短板、強弱項,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銅山,用心描繪“天藍地綠水清”的生態宜居新畫卷。
編輯:李璐
新聞爆料:0516-82345678 商務合作:0516-85792397 13775881757
版權聲明: 徐州報業傳媒集團旗下媒體徐州日報、彭城晚報、都市晨報、中國徐州網所發表之文章與圖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保護,未經書面許可不得轉載。 部分網站的侵權行為,如擅自轉載、更改消息來源以及抄襲等,徐州報業傳媒集團及其旗下媒體已經委托有關部門收集相關證據。 本站部分資源來自網絡,如有侵犯您的版權及其他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核實情況后進行相關刪除!
-
黨建賦能 聚勢興港
淮海國際港務區 / 時間:2023.10.19
-
走進紅色歷史 感受傳統文化
云龍區 / 時間:2023.10.19
-
外賣騎手有了專屬停車位
睢寧 / 時間:2023.10.19
-
交通安全進鄉村 寓教于樂入民心
沛縣 / 時間:2023.10.19
-
首屆工程機械技術創新大會舉行 宋樂偉出席并致辭
要聞 / 時間:2023.10.19